美國4艘煤炭船正向中國狂奔!貨主提心吊膽,中國已找到新賣家?
2018年08月17日 12:00 http://www.hunantasteli.com
中美貿易沖突,令諸多受牽連的貿易生產商叫苦不迭,然而,更多生產商壓根兒就沒空叫苦,只能趁稅收還沒算到自己頭上之前,趕緊把貨物運到中國,能賺多少算多少。
煤炭位列征稅清單,貨主們急得團團轉
美國的貨主們這幾個月被各種突如其來的“稅”嚇得不輕。幾個月前載滿大豆的“飛馬峰號”就讓美國大豆貨主心有余悸。這次,有幾艘煤炭船的貨主也在提心吊膽,估摸著能否在本月23號前把這33.5噸煤炭運送到中國。路透社報道,至少有4艘價值3000萬美元的美國煤炭貨船正向中國進發。希望能及時到達中國以避免新的進口稅。希望在快馬加鞭之后,這些貨物能順利到達中國吧,畢竟貨主們是無辜的。
其實,美國煤炭出口到中國,在距離問題上就吃了很大的虧。對比印尼和澳洲煤炭1-2周的運輸時間,船貨從美國運往中國需要六周,運輸成本高,并且美國煤炭質量不及澳洲煤炭。一名分析師稱,在中國實施反制措施后,美國每噸煤炭成本至少增加30美元,這個價格之下,中國市場明顯有更好的選擇。
去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煤炭320萬噸,占據中國煤炭進口國第七位,可惜還是遠低于第一名澳洲8000萬噸的供應量。對于美國煤炭生產商來說,丟失了中國市場就像失去了一塊巨大的“肥肉”。
和煤炭貨主一樣,美國其他生產商也對貿易損失心痛不已
煤炭正在經歷的事情,肉制品和大豆都感同身受。自從宣布對大豆征稅之后,美國大豆進口成本每噸約增加700元,失去競爭優勢之后美國大豆受到中國冷落。4至6月份美國大豆對中國的出口減少了21%,中國已經轉向巴西等國進口大豆。
肉制品也是。由于美國國內肉類的產量遠遠超過對肉類的需求量,導致美國肉制品業十分倚重出口,主要面向中國和墨西哥。但是今年4月份開始我國痛下狠心,對美國豬肉征稅,前五個月美國豬肉對中國出口量下降了18%。至此,中國已經不再從美國進口豬肉。美國一些生產商已經開始縮減生產規模,一養豬企業(馬斯霍夫公司)因此叫停了3000萬美元的投資。
美國能源更是受到重創,2017年,中國成為美國原油第二大買主。據統計,中國的日進口量占美國16%左右,美國的原油供應僅占中國日進口量的3.5%左右。對于失去中國這塊“肥肉”,美國的能源生產商們一直在國內表示悲痛不已。近日,科克工業公司贊助拍攝了一段名叫“要貿易,不要補貼”的廣告,譴責政府的貿易政策。
事實上,大豆,煤炭,肉制品的悲慘遭遇只是這次貿易沖突的縮影,到后面,只會有越來越多的產業無辜受累。迄今,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已接近2000億美元。再對抗下去,估計美國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。